歡迎來到創賽優選商城 !
鼠尾膠原蛋白I型 澄清牛瘤胃液 PD1/PDL1 重組人 PD-1 頭孢吡普 重組人胰島素
人體內的膽固醇在體內氧化后,產生7-脫氫膽固醇,7-脫氫膽固醇又叫維生素D3原,在紫外線照射下,可轉化為維生素D3,。維生素D3是管理體內鈣、磷代謝及骨骼健全的重要維生素,參與人體鈣的吸收。
膽固醇,又稱膽甾醇。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。早在18世紀人們已從膽石中發現了膽固醇,1816年化學家本歇爾將這種具脂類性質的物質命名為膽固醇。膽固醇廣泛存在于動物體內,尤以腦及神經組織中最為豐富,在腎、脾、皮膚、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。其溶解性與脂肪類似,不溶于水,易溶于乙醚、氯仿等溶劑。膽固醇是動物組織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,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,而且是合成膽汁酸,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。膽固醇經代謝還能轉化為膽汁酸、類固醇激素、7-脫氫膽固醇,并且7-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就會轉變為維生素D3,所以膽固醇并非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。
膽固醇還是臨床生化檢查的一個重要指標,在正常情況下,機體在肝臟中合成和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,將轉化為甾體激素或成為細胞膜的組分,并使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保持恒定。當肝臟發生嚴重病變時,膽固醇濃度會降低。而在黃疸性梗阻和腎病綜合征患者體內,膽固醇濃度往往會升高。 膽固醇是由甾體部分和一條長的側鏈組成。人體中膽固醇的總量大約占體重的0.2%,每100克組織中,骨質約含10毫克,骨骼肌約含100毫克,內臟多在150~250毫克之間,肝臟和皮膚含量稍高,約為300毫克。腦和神經組織中含量最高,每100克組織約含2克,其總量約占全身總量的1/4。
作用功能: 形成膽酸 膽汁產于肝臟而儲存于膽囊內,經釋放進入小腸與被消化的脂肪混合。膽汁的功能是將大顆粒的脂肪變成小顆粒,使其易于與小腸中的酶作用。在小腸尾部,85%~95%的膽汁被重新吸收入血,肝臟重新吸收膽酸使之不斷循環,剩余的膽汁(5%~15%)隨糞便排出體外。肝臟需產生新的膽酸來彌補這5%~15%的損失,此時就需要膽固醇。 構成細胞膜 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,細胞膜包圍在人體每一細胞外,膽固醇為它的基本組成成分,占質膜脂類的20%以上。有人曾發現給動物喂食缺乏膽固醇的食物,結果這些動物的紅細胞脆性增加,容易引起細胞的破裂。研究表明,溫度高時,膽固醇能阻止雙分子層的無序化;溫度低時又可干擾其有序化,阻止液晶的形成,保持其流動性。因此,可以想象要是沒有膽固醇,細胞就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,生命也將終止。 合成激素 激素是協調多細胞機體中不同細胞代謝作用的化學信使,參與機體內各種物質的代謝,包括糖、蛋白質、脂肪、水、電解質和礦物質等的代謝,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。人體的腎上腺皮質和性腺所釋放的各種激素,如皮質醇、醛固酮、睪丸酮、雌二醇以及維生素D都屬于類固醇激素,其前體物質就是膽固醇。
聲明:本文內容轉載自“百度百科”與“iask”,配圖來源于“UTSW”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學習之用,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,請聯系本站作侵刪。
創賽客服1
創賽客服2
創賽客服3
創賽客服4
創賽客服5
創賽客服6
400-608-7598